又是一年樱桃红

本报记者  刘伟
  眼下,钦连果树种植家庭农场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节。放眼望去,成片的白色防鸟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。网下,深红、浅粉的樱桃果实压弯枝头,挎着小篮子的游客穿梭在樱桃树间,小心翼翼地采摘着心仪的樱桃,孩童的欢笑声、游客的拍照声此起彼伏。
  “早就听说这里的樱桃很甜,特意抽时间带孩子来看看,觉得这里很新奇,既能亲近自然,还能品尝到新鲜美味的樱桃。你看,我们已经摘了这么多。”近日,在采摘园门口,游客赵婉晴给记者看她摘的一篮子樱桃。
  钦连果树种植家庭农场入口位于东坎街道兴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向西200米的水泥辅路上,种植面积约46亩,种有小樱桃和车厘子,其中小樱桃有南早红、红妃、黑珍珠等品种300余棵,车厘子有拉宾斯、美早、黄蜜雷尼、沙密拖等品种2000余棵。
  在农场负责人钱钦连的带领下,记者进入采摘园内部,只见樱桃树郁郁葱葱,红彤彤的樱桃点缀其间,宛如繁星点点,阵阵果香扑鼻而来。“樱桃采摘区域目前已对外开放,前方的车厘子成熟要稍晚一些,估计在五月底进入最佳采摘期,直到六月中旬才会结束采摘。”钱钦连边走边向记者介绍道。
  “我们农场专门采购羊粪等无污染肥料,为果树提供充分的营养。”钱钦连随手摘下一颗玛瑙红的“红妃”樱桃向记者展示,“这种生态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果树的产量,还使得果实更加天然健康。”
  交谈中,记者了解到钱钦连1996年到上海做家电生意,在得知樱桃和车厘子受到市场青睐后,他敏锐地抓住商机,在2018年回村承包土地种植。
  “这一年回村创业,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,因为是转行成为新农人,需要经常学习樱桃和车厘子种植管理知识。”钱钦连回忆起自己“弃商从农”的经历,一切从零开始的感觉让他心里很没有底,但没有捷径可走,只有不断参与培训和外出学习。
 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农场始终坚持生态种植模式,经过科学管理、精细培育,四年后果树终于有了量产。当年就吸引游客超百名,随后快速增长,在2024年吸引多达1000名游客前来采摘游玩。
  除此之外,钦连果树种植家庭农场还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农场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地域特点,采取“村党支部+家庭农场+农户”模式运行,常态化采用灵活用工方式,吸纳低收入农民“家门口”就业。
  “接下来,我们在对现有的自摘园进行精心打造的同时,充分利用区位优势,通过基础设施配套提档升级,进而深挖休闲观光农业潜力,让市民有去处、农民能增收。”钱钦连信心满满地表示。  (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)